对于凉山人民来说,“地震”,绝对是一个敏感的高频词。 凉山地处中国南北地震带的中南段,境内地质构造错综复杂,活动断裂纵横交错,是全国少有的地震高烈度地区。1952年以来,就曾发生过3次6.7级以上的地震,防震减灾,的确是不容忽视的全民责任。 但是,一味恐慌、哄抢及储备物资就能避险吗?2002年,西昌出现地震传言,一时间帐篷卖断货。短短时间,上西街就出现了靠销售帐篷而净赚40多万元的老板。然而这些被当做“救命稻草”高价抢回家的东西,如今大多被束之高阁。 年年都说“狼”要来,但如果“狼”来了,你真正懂得如何防“狼”吗? 地震是客观存在的,人是有主观能动性的。秉承为广大读者解惑释疑的媒体使命感和责任感,凉山州防震减灾局和《凉山日报》携手,从即日起,共同推出《防震 减灾》专刊,通过权威发布、专业解读、典型分析、知识普及等系列报道,为全州人民撑起一把科学防震救灾的保护伞。关注《防震减灾》专刊,就是尊重生命、就 是关注我们的未来。 我们坚持客观报道。在每半月刊登一期的《防震减灾》专刊上,提供最权威、也最真实的新闻报道,围绕我们共同关注的话题,展现一切有可能提供借鉴和帮助的信息。 我们进行科学诠释。收集读者提问,采访专业人士,用最诚实的文字与图片,还原专家的解答,为所有读者的防灾准备提供最有用的参考依据。 我们提供最贴近的宣传服务。应对任何突发事件,前期准备无非两样:尽可能有用的物质准备和冷静、积极的心理建设。而这两方面所包含的内容,都将通过系列报道,在本专刊上得以全面呈现。 …… 请高度重视: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球地震活动进入新的活跃期。而中国,形式更为严峻。作为被国务院划定的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和重点危险区,凉山州,在防震减灾方面的各项工作,无疑更需得到全民重视、参与和支持。 请勿需恐慌:随着科学的发展,我们所掌握的防灾自救技术也越来越准确高效,专业知识普及率大幅提高。更重要的是,各级党政和相关职能部门在反复科学分 析、不断实践演练的基础上,制定了完善的应急预案和抢险措施,能提供及时的险情预报、避险帮助和灾后救助。这是强有力的国家支撑,我们的生存与发展,从来 都是被高度重视和尊重的。 “生命工程,崇高事业”。这里,是凉山州防震减灾局的职能担当;这里,是《凉山日报》的媒体责任,这里,更是我们共建和谐美好家园的参与平台! 在各种自然灾害中,地震灾害被列为群灾之首。作为震情背景复杂、震情形势严峻的地区之一,凉山州委、州政府和人民群众始终把防震减灾作为坚持不懈的努力方向。 今年是州政府确定的防震减灾“宣传科普年”。我州面临怎样的震情背景和震情形势?州防震减灾局是如何开展工作的?下一步又将怎样做呢?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日前对凉山州防震减灾局局长周仕伦进行了专访。 记者:请问周局长,目前面临的震情背景和形势怎样? 周仕伦:进入新世纪后,2004年12月印尼海域发生8.7级地震并引发印度洋海啸,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并相继发生7级余 震。接连大地震的发生标志着全球已进入地震活跃期。2008年5月汶川特大地震的发生,标志着我国也进入了新的地震活跃期。而中国80%的国土面积和 90%的大中城市都处于地震区,特别是西部地区。自1996年以来,凉山已连续20年被国务院划定为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和重点危险区,其震情背景与震 情形势与全国、全球基本一致。 记者:面临这样的震情形势和背景,我们如何来做好防震减灾工作呢? 周仕伦:人类的发展 史就是与灾难的斗争史,战胜灾难人类得以生存、繁衍和发展,我想我们应当要做的就是:树立“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的思想,忠实履行“预防为主,防御与 救助相结合”的方针,做好最充分的准备。面对复杂严峻的震情形势,我们立足凉山实际,以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为根本宗旨,按照防震减灾工作的新任务、 新要求,紧紧围绕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地震应急救援和法治建设“3+1”体系建设开展工作。 一是监测台网优化改造,监测预测基础得到突破。通过对全州各级台网的优化改造,全面巩固了地震监测预报在防震减灾“三大体系”建设当中的基础地位。 二是抗震设防实现突破,震害防御综合能力进一步增强。加大对全州抗震设防工作的管理和实施力度,将全面推进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纳入基本建设程序制度化建设,切实加强对抗震设防要求管理的组织实施。 三是应急保障充分到位,应急救援综合水平进一步提升。进一步健全了预案体系建设,全面接受国务院、省抗震救灾指挥部应急专项检查,出色完成了2014年 10月1日越西5.0级地震应急处置工作。全州建成地震应急直升机专用停机坪70个,应急避难场所187个,应急保障物资储备充足。 四是科技创新基础实现全面突破。狠抓科技创新,认真组织实施《凉山州防震减灾“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开展州政府重点课题研究工作并获得多个奖项。 记者:如何做好新时期的防震减灾工作? 周仕伦:地震虽不能准确预测预报,但是可以提前预防。我州防震减灾工作在州委、州政府的领导下,将从以下五个方面开展各项工作: 一是地下搞清楚 地震活动多数发生在地球表面15公里以下的地壳里,但目前,世界地下探测深度最深的俄罗斯也只能达到12公里左右。现有科技远远达不到直接观察地震孕育发生全过程的水平,我们对地下发生的变化,只能通过地壳浅表活动和释放能量信号来推测。 因此,只有将活动断层探测工作纳入地方防震减灾规划,在项目资金、技术力量等方面给予保障,才能有效推动“地下搞清楚”这项工作顺利开展。从而将活动断 层探测成果合理利用到城市总体规划中,有效避开活动断层进行规划建设,有针对性地对活动断层附近的建构筑物进行抗震加固,最大程度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损 失。 二是地上搞结实 也就是地面上的建构筑物要严格按照抗震设防要求修结实。直接杀人的不是地震,而是倒塌的建构筑物。怎样才能真正有效做到“地上搞结实”? 首先,要强化公众抗震设防意识,转变抗震设防观念,变“政府要我抗震设防”为“我要自觉抗震设防”,切实提高全社会抗震设防整体能力。 其次,要认真贯彻落实《凉山州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办法》规定的“三项分类管理制度”,加快推进一般工业与民用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的备案审查和重 大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该备案审查的项目必须备案审查,该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建设工程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 第三,要加强抗震设防执法监管,规范建设工程审核程序。 第四,要加快对抗震设防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特别是钢结构和减隔震技术的运用。 三是心中搞明白 首先强化监测预报。尽管地震监测预报是科学尚未攻克的难题,搞监测预报不可能实现100%准确预报,但不搞监测预报,肯定100%的不能预报。 每次地震总有异常发生,因此,要强化监测台网建设,全面收集地下流体、地下气体等各种微观异常;要强化宏观异常收集,为地震分析预报提供基础资料;要加 强防震减灾“三网一员”建设,充分发挥宏观异常观测网、灾情速报网、科普知识宣传网和防震减灾助理员作用,最终实现宏微观异常的互补和融合,最大限度提高 监测预报的可靠性,做到心中有底。 其次强化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提高自救互救能力和水平。为做到这点:一要加大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力度, 完善各级宣传网络,全面推进防震减灾“五个一”(一个示范学校、一个示范社区、一个示范街道、一个示范广场和一个示范村)示范工程建设,以点带面,带动整 个社会;二要强化社会参与,全面破除防震减灾部门“单打独斗”的尴尬局面,让社会参与成为新时期防震减灾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举全社会之力共同推进 防震减灾“三大体系”健康发展的最终目标和“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根本宗旨。 第三强化应急训练,筑牢社会公众应对地震灾害的心理基础。加强地震应急训练,强化应急处置能力,才能进一步筑牢社会公众心理基础,有效减少不必要的伤亡。 四是应急要高效 地震应急救援工作,应急准备是基础,应急保障是重点,应急处置是关键。只有牢固树立“宁可有备无震,不可震而不备、备而不足”的思想意识和“无震当有震 准备、小震当大震准备”的思想准备,地震应急处置才能科学高效、有力有序。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切实做到“六个必须”,即:必须健全预案体系、必须 强化物资储备、必须加强应急演练、必须完善基础设施、必须保障应急通讯、必须保障应急交通。 五是法制树权威 如何才能让防震减灾行政执法树立法制权威,应该从以下方面来着重解决: 一是要健全法律体系。坚持科学立法,加强政策规划制定,以着力解决权责交叉、权责分离、多头执法、处罚无措施等问题为重点,合理界定各部门职责划分,完善依法行政制度,规范行政执法程序,明确处罚力度和措施,提升法律政策保障能力; 二是要完善执法体系。建立责任明确、管理规范、投入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加大执法装备配备、科技建设、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提升行政执法保障能力; 三是要内强素质外塑形象。进一步健全执法队伍建设,严格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狠抓执法纪律和职业道德教育,加强执 法人员思想作风建设,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规范执法、文明执法、高效执法,有效树立防震减灾部门对外形象和执法威信; 四是 加大惩处力度。加强对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的执法检查力度,对不进行抗震设防要求审查的建设工程,就不能颁发施工许可证,对不开展抗震设防设计和不按要求 进行抗震设计的建设工程就要责令其停工,对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建设工程不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就必须责令整改,并按相关法律法规从严处罚。 “灾前预防不仅比灾后救灾更人道,而且更经济”。我们应切实增强做好防震减灾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不断强化防震减灾各项工作措施,走“预防为 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道路,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坚强的地震安全保障,为加快推进凉山全面小康尽力奉献。 本报记者 周建英 ■记者手记 生命工程 崇高事业 地震灾害波及面广、影响深、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大,是群灾之首。但由于地震预报到目前仍是一个困扰世界的科学难题,因此,必须提前做好防御工作,才能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带来的生命和财产的损失。 我州震情背景复杂、震情形势严峻,立足前所未有的震情形势和责任要求,防震减灾部门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砥砺奋进、奋力拼搏。按照“一年一个主 题、一年一条主线、一年跃升一个台阶”的总体部署,围绕树立“技术权威、社会权威、法制权威”三大权威,将2014年确定为“基础突破年”,奋力实现了八 大突破,全面夯实了基层基础;将2015年确定为“宣传科普年”,深入组织实施“知识大宣讲、媒体大宣传、影片大播放、课堂大进入、资料大赠送”五大工 作,努力筑牢社会民众应对自然灾害的心理基础和能力水平;将2016年确定为“科技提升年”,着力提升地震监测预报科技水平,为凉山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安全 保障。 按照中央和省、州关于做好防震减灾工作的各项要求,结合我州实际,州防震减灾局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绩:2012年以 来,凉山州防震减灾工作年度综合评比连续三年获得全国先进、全省第一,在州委、州政府年度综合目标绩效考核中,州防震减灾局从2011年的第39名上升至 2012年的第27名,从2012年的第27名上升至2013年的第16名,并从2013年的第16名上升至2014年的第10名,迈入州级部门第一方 阵。 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意识到,我州特殊的地质构造背景,使防震减灾始终是摆在全州干部群众面前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该项工作 虽然得到极大强化,全州各族人民群众的防震减灾意识也在不断增强,但真正破坏性地震来临时,我们能应对吗?我们能最大限度地减轻伤亡和损失吗?在此,我们 呼吁全社会立即行动起来,共同关心、重视、支持防震减灾工作,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全面增强社会公众应对地震灾害的心理基础,有效提升全州防震减灾综合能 力的水平,在地震来临时,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坚强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