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政策文件及解读
政策文件及解读

聚焦四川代表团开放日答记者问


来源:凉山日报 时间:2017年03月13日 点击率:打印】【关闭】 【内容纠错

  来,一起听“四川好声音”

  ——聚焦四川代表团开放日答记者问

  “四川山好水好人更好!欢迎新闻媒体的朋友们多到四川走一走、看一看,亲身领略雄奇秀丽的巴山蜀水,体验浓郁多姿的民族风情,感受改革创新、转型升级的发展变化,也诚挚地希望大家继续关心四川、宣传四川、支持四川。”

  3月9日,四川代表团开放日。面对如约而至的中外媒体记者,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代表团团长王东明暖心的开场白,向世界发出最强的“四川好声音”。

  脱贫攻坚、全面创新改革、转型升级、开放合作、依法治省……四川决胜全面小康、建设经济强省的强劲足音,创造的经验亮点,吸引了80家中外媒体170多名记者关注的目光。一个多小时里,记者们争相提问,王东明、尹力、王宁、陈光志、唐利民、谢和平等代表积极作答。

  问答1

  关于“全面创新改革”:

  抓好四川发展关键时期的关键机遇

  新华社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四川团审议时要求四川扎实开展创新创造,请问四川在被列入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一年多时间以来,做了哪些探索,出了哪些经验?

  尹力(省委副书记、省长、代表团副团长):非常感谢这位记者朋友对四川发展的关注、关心。2015年8月,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四川为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域。一年多来,四川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全面创新改革作为全省工作的“一号工程”,努力抓好各项试验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昨天,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四川代表团参加审议,针对四川工作,强调要扎实开展创新创造,要求急起直追,抓住世界科技革命历史机遇,针对经济社会发展方向、目标、战略、短板选准课题,形成更具激励性的制度环境,加快健全军民融合发展组织管理体系、工作运行体系、政策制度体系,抓好军民融合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发展军民融合产业集群,这为四川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指明了进一步发展方向。

  敢为人先是四川传统。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四川率先探索,成为我国农村改革发源地之一。目前,全省上下对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形成了这样的共识:这是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中央交给四川最重要的改革任务,也是当前四川转型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四川发展关键时期的关键机遇。四川将按照总书记的指示要求,把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这篇大文章做好,确保如期实现“三年试验突破”“五年基本转型”,建成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的目标。

  军民融合发展是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核心任务。四川与12家央企军工集团和中物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建军民融合产业基地,还以财政资金为引导,设立了100亿元的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基金,加快推动150项重点军民融合技改项目建设。去年四川全省军民融合产业产值超过2800亿元,增长近8%。

  在本次人代会上,四川团代表热烈讨论修改专利法第六条,建议把“职务发明创造的专利权归单位”,修改为“可由发明人与单位共同拥有”。这个议案是四川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一个制度成果的延伸。四川在一定范围开展了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率先探索了“先确权、后转化”的有效机制,由高校与职务发明人共同申请新的职务科技成果专利权,允许职务科技成果知识产权由职务发明人与单位共同所有。西南交通大学在这方面取得了改革成效,这一改革举措被誉为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小岗村实践”。这样先行先试的实践为全国面上解决“科技成果转化难”这个难题探了路。这样的探索还有很多,目前,我们初步总结了60余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再给大家提供一组数据。一是四川目前已建成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122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78个。二是四川获批自贸试验区,在投资贸易、金融创新等领域将开展159项具有特色的改革试点任务。三是四川已建成各类孵化器600余个,在孵的科技型企业超过3万家。去年四川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突破1.6万亿元,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提高到50%以上。

  今年,四川将重点围绕9个方面115项任务,着力打通军民融合、科技与经济结合、科技与金融结合“三条通道”,特别是着力做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逐步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军民融合产业集群。同时,将着力夯实创新平台、创新产业、创新人才“三个支撑”,形成谋划建设一批大型科学装置和设施集群、继续推动形成一批重大制度经验、落地开工一批军民融合重大项目“三大成果”,推动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工作取得更多成效。

  百闻不如一见。欢迎广大记者朋友到四川来走走看看,多提意见建议。

  问答2

  关于“法律七进”:

  这是最能解决四川基层问题的一项举措

  中国网记者:听到王东明书记提到,四川在推进依法治省的进程中,提到了一个“法律七进”的概念,能否介绍一下,这方面有哪些创新性的做法?

  陈光志(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代表团副团长):“法律七进”是四川全面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中,最能解决基层问题的一项举措,也是最具四川特色的一项举措。四川人口多、底子薄、不平衡、欠发达是基本省情,长期以来积累的社会矛盾比较复杂,没有法治的保障,社会稳定没有根基,改革发展难以推进。基于这一判断,省委认真落实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鲜明提出“治蜀兴川重在厉行法治”,先后制定依法治省《纲要》、作出依法治省《决定》,把依法治省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抓紧推进,坚决把治蜀兴川各项事业纳入法治化轨道,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在这个过程中,四川着眼弘扬法治精神、厚植法治土壤,坚持把提升全民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作为基础性工作来抓,紧扣“六五”普法规划,在全省持续深入开展了以法律进机关、进学校、进寺庙、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单位为载体的“法律七进”活动,每一“进”都从制度设计、阵地建设、人员保障等进行逐条逐项安排,明确具体的抓手载体、目标任务,着力解决“进什么、怎么进”的问题。通过这些年持续努力,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良序总体形成。在国家“六五”普法工作总结表彰中,我省4个城市、23个县(市、区)、24个单位、44名个人受到表彰,数量居全国前列。普法教育是一个长期过程,增强公民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将认真落实国家“七五”普法规划,持续深化“法律七进”活动,结合新的形势任务拓展领域、丰富内容、创新方式,不断夯实法治四川建设的基础。

  问答3

  关于“脱贫攻坚”:

  念兹在兹、唯此为大,用尽了浑身解数,使出了洪荒之力

  中央电视台记者:王东明书记,您好。去年我们报道了“悬崖村”,上个月我们又去了一次,看到那里发生了巨大变化,藤梯变成了钢梯。一方面,四川脱贫攻坚的成绩让我们振奋,但另一方面现实的客观困难条件肯定也让您殚精竭虑。四川将如何压实脱贫攻坚责任,同时精耕细作,确保贫困地区到2020年实现脱贫奔康?

  王东明(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代表团团长):首先,非常感谢中央电视台和广大记者朋友对四川贫困群众的关心。现在媒体对“悬崖村”的报道很多,影响也很大。刚才我介绍四川情况的时候讲了,脱贫攻坚战已经在全国如火如荼地打响了,习近平总书记既挂帅又出征,亲自发出集结号、下达动员令,全国扶贫任务重的地方也都层层签了军令状。

  四川是全国扶贫任务最重的区域之一,既表现在贫困量大,2012年底我们有11501个贫困村和750万农村贫困人口;还表现在分布范围广,全省183个县(市、区)中有160个有脱贫任务,其中戴着贫困县“帽子”的有88个,包括66个国定贫困县和22个省定贫困县;更重要的是贫困程度深,高原藏区、大小凉山彝区、秦巴山区、乌蒙山区等“四大片区”都是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其中彝区、藏区贫困问题最为突出,最大的特点是“一步跨千年”,同时自然环境恶劣、交通等基础设施滞后、思想观念落后等因素相互交织在一起,是“硬骨头”。我们充分认识到四川脱贫攻坚的艰巨性,问题不会一个“早上”就解决,不会一蹴而就。昨天讨论中我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我们把脱贫攻坚作为全省“头等大事”,念兹在兹、唯此为大,用尽了浑身解数,使出了洪荒之力。

  在具体工作中,我们既注重精准识别、统筹谋划,做好整体安排,制定了“3+N”组合拳,去年是“3+17”,今年是“3+22”;更注重力量下沉,层层压实责任,调配好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特别是建立“五个一”帮扶机制,确保每个贫困村都有1名第一书记、1个帮扶单位、1个驻村工作组、1名驻村农技员和1名县级及以上的联系领导干部,常年有几万人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同时,我们坚持以上率下,从2015年年中开始,省领导带队发起了7轮攻势,省市县全体出动,地毯式全覆盖,到扶贫一线现场办公、现场督查、现场落实、现场研究解决问题,确保真抓实干,落实到位。

  我们既注重整体推进,也就是统筹好片区内外以及建档立卡贫困户和临界贫困户,不落下一村一户一人;更注意突出重点,把“四大片区”特别是高原藏区、大小凉山彝区作为重中之重来抓。你提到的“悬崖村”是一个比较形象和典型的例子,像这样的极度贫困村还有不少,凉山州作了普查,全州极度贫困村有139个,当然面临的困难不完全一样,情况各有不同。我们着力推动领导、物资、资金、援助等各方面力量向这些重点集中,坚持一村一策、一户一策,做到每个贫困村有一个帮扶方案,每个贫困户有一套帮扶措施。我们在四川民族地区率先实施了15年免费教育,在巩固9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往下延伸到3年学前教育,往上延伸到3年高中阶段教育;实施“9+3”免费职业教育,对上不了高中、上不了大学的贫困学生,开展免费职业教育。

  我们既注重输血,更注重造血。集中力量开展帮扶是外部输血,更重要的是要激发贫困地区基层干部群众的内生动力。为此,我们提出“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的“四个好”目标,开展“四好村”创建活动,这里面既有物质的内容也有精神的内容,就是要扶贫扶志扶智。四川的干部群众还是很可爱的,我们下去都看到了,很多患病的、有残疾的贫困群众都在力所能及地劳动,有的群众追着跟我讲“我不懒,党和政府这么支持我们,我们一定要靠自己双手早日摆脱贫困”,让我们很受感动。广大基层干部也干得很苦,不少基层干部倒在扶贫一线,比如媒体报道的四川乐山公路局局长王川同志带领几名干部在勘察扶贫道路建设的时候遇到塌方牺牲了,还有一些干部因劳累过度倒在一线。可以讲,大家都很努力,内生动力已经激发出来。

  同时,我们既注重解决极少数的问题,让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也认识到四川人口众多,必须通过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发展产业等,整体提升“三农”水平,确保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总的看,我们已经取得了脱贫攻坚的重大阶段性成果,实现首战告捷,但剩下都是“硬骨头”,难度依然很大,不能有丝毫松懈和马虎。这次全国两会前,我们在全省又发起了一场脱贫攻坚“春季攻势”,今年的脱贫任务已经下达了,政策措施已经部署了,各地也都热火朝天地干起来了,我们对打赢脱贫攻坚战是有信心的。最后,欢迎中央电视台和其他媒体记者朋友,多到四川贫困地区看一看,帮助我们更好改进工作。谢谢。

  问答4

  关于融入“一带一路”:

  推动中欧班列达到1000列以上

  俄罗斯塔斯社记者:从中央到地方,“一带一路”战略正加速推进。甚至有业内称,“一带一路”今年将进入黄金发展期。请问现在四川融入“一带一路”的进展及未来打算。

  唐利民(省政府秘书长):近几年,四川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建立健全工作推进机制。成立了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建立了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委省协同机制;建立重大项目储备库,正在推动项目约130个、总投资超过1万亿元。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进一步加强。全省已形成28条进出川大通道;去年天府国际机场全面开工建设,双流国际机场已有75条航线直达31个沿线国家;成都始发中欧班列全年开行460列,跃居全国首位;泸州港、宜宾港实现通江达海。

  搭建更有吸引力的平台。我省天府新区上升为国家级新区,被中央确定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域,2016年又获批建立自贸区,一批合作园区也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进。

  对外经贸合作持续深化。与沿线国家开展产能合作项目达到70余个、总投资近3000亿元,2016年货物进出口额达到111.4亿美元,工程承包新签合同额超过48亿美元、增长43%,新增在川投资企业65家,累计到位外资超过70亿美元;沿线国家驻川领事机构达到9个,与23个国家、44个城市建立了友城关系。

  下一步,四川将进一步精准对接,重点突破。一是加强统筹协调力度,更好结合长江经济带、西部大开发战略,抓好重点任务落实。二是大力推进关键项目落地,推动中欧班列达到1000列以上。三是继续打造好开放平台,提升发展环境。四是积极推进国际产能合作,促进优势产能转出去。五是务实开展人文交流,多措并举促进投资贸易。

  尹力(省委副书记、省长、代表团副团长):四川产品和俄罗斯产品互补性强,我们可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开展交流合作。近年来,在“两河流域”合作机制框架下,四川与伏尔加河沿岸联邦区高层互访频繁,为各方面深化合作奠定了基础。在科技、教育、文化、旅游、制造等领域,仍有很大合作空间。我们愿意通过中欧班列把四川的川酒川茶川菜等特色产品带到俄罗斯,也欢迎俄罗斯的产品来到四川、丰富四川群众的生活。

  谢和平(四川大学校长):四川大学牵头和俄罗斯组建了中俄两河流域高校论坛,俄罗斯26所大学,中国25所大学参与其中;在原有俄语的基础上,新组建波兰语系。和华沙大学联合培养在物流、经贸等方面的专门人才;四川大学专门设立总额1亿元的“一带一路”留学基金,为“一带一路”国家学生提供全额奖学金来川大留学。

  问答5

  关于“全面发展”:

  每个方面讲起来都有很多内容

  意大利安莎社记者:我们注意到,过去关于地方政府的表现,中央政府会非常看重经济的发展。您认为在习主席的领导下,是不是只关注经济的发展,或者还关注其他层面?

  王东明(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代表团团长):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治国理政新的实践中,习近平主席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新形势下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提出了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涉及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国防外交各个方面,涵盖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开创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局面,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伟大成就,每个方面讲起来都有很多内容。时间有限,难以一一作答。不知道这样概括回答,您是否满意。谢谢。

  问答6

  关于“转型升级”: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积极进展

  人民日报记者:近年来,四川在发展中始终把转型升级放在重要位置,取得了什么样的工作成效?

  王宁(省委常委、副省长):感谢你对四川转型发展的关注。四川省委鲜明提出“转型才能更好发展、后发也要高点起步”和“功成不必在我”的发展理念。尽管测算实施煤炭去产能和关闭部分小煤矿将会影响全省GDP增速1个百分点,省委仍坚定要求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从2013年开始坚决实施关停和去产能,着力转方式调结构。

  四川着力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这个引领我省“十三五”发展的“一号工程”,把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四川行动”作为主线,重点围绕“三去一降一补”工作,出台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措施、总体方案以及5个专项实施方案并着力实施。

  通过全省上下共同努力,四川产业结构、动力结构正在发生积极变化,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积极进展。2016年,钢铁、煤炭去产能全面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年度任务,其中全年压减420万吨粗钢产能,提前完成三年目标任务。2016年,服务业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实现了从“二三一”到“三二一”的历史性转变。下一步,我们将全面落实总书记到四川团审议时的讲话精神,持续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为决胜全面小康、建设经济强省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川报集团特派记者 张宏平 胡彦殊 陈岩 刘星 刘佳)

上一篇:
下一篇:


主办:365外围足球投注
承办:365外围足球投注办公室
网站地图? 郑重申明? 内容纠错? 使用帮助? 联系我们?
蜀ICP备05005182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51340003001129